本文作者:819848

风光企业涌入储能赛道的两大模式

819848 06-07 18
风光企业涌入储能赛道的两大模式摘要: 储能产业到了大〖规模商业化的起点。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,2023年,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(除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)装机规模21.5GW/46.6GWh,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...
储能产业到了大@ 规模商业化的起点。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,2023年,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(除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)装机规模21.5GW/46.6GWh,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↘运规模水平。预计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在2024年超过抽水蓄能,迎来历史性的时刻。
蛋糕快速做大的¤过程中,诸多风电、光伏企业涌入了快速膨胀的储能赛道,并且成为了中坚力量。
企查查数据显⌒ 示,从2023年初至2024年5月22日,中国新增储能企业ζ接近10万家,目前存量储能企业为18.02万家。其中,同时拥有储能和风电业务的企业存量为5.35万家,同时拥有储能和光伏业务的企业存量为7.96万家。
新型储能项目里超90%是以锂电池为主的化学储能,风电光伏龙头企业大多■选择以此入局。据《财经》记者统计,前五大风电整机商均参♂与了化学储能产业,主要的光伏企业包括组件龙头晶科能源、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、硅料龙头协鑫集团等都布局了化学储能业务。
这些风电、光伏企业的初衷都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但如果没①有核心竞争力,自己做蛋糕☆的成本有时比直接买蛋糕还贵。
风光企业涌入储能赛道的姿势可大致分ㄨ为两类:一是自己在储』能上游核心的电芯、变流器等环节有布局的企业,并将业务延伸至储能系统;二是采购相关设备,做储能系统集成,挖掘原有客户的储能订●单。
根据《“十四五”新♂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的规划,到2025年,新型储能由↙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;到2030年,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。
业内人士认为,新生的储能赛道现已十分拥挤,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有核心竞争力的风光企业才能在储能领域持续发※展;仅依靠原有客户群开拓储能业务∑的话,在未来难度越来越大。
储能何以有此吸引力ぷ
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的新型电力「系统,是实现双碳(碳达峰、碳中和)目标的地基;储能系统则是这个地基是否牢固的关键。因为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波动性、间歇性较】大,必须靠储能系㊣ 统调节。这是风电光伏产业与储能紧密相连的基本逻辑。
中国各地均要求新建风电和光伏项目需配建储能设施,配建的储能装机容量占该项目总装机容量的比々重一般从15%—30%不等。这是储能●大发展,吸引风电光伏企业入局的政策基础。
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@ 规模的扩大,储能的规模也╲越来越大。一个快速扩张的朝阳赛道在近两年里迅速形成。
传统的抽水蓄能对自然条件要求较多,且投资建设周期较长;抽水蓄能以外的其他储能技术被称为新■型储能。近两年火〓爆的储能赛道一般是指新型储能产业。
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是储能赛道里技术相对较成熟、成本较低、大规模商业化在望的领域。一个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、变流器(PCS)、能量管理系□统(EMS)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。其中,电池组在︻整个成本中的占比最高,约60%;其次◆是变流器,成本占比约20%。
电化学储能产业的上游包括:锂矿等原材料,以及电池、电池管理系统、变流器等设备的生□ 产;中游是指储能系统的集成与※安装;下游为储能系统的应用,包括电网侧储能、电源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。
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计,未来两年,新增储能装机仍呈快速增长态势,超额完成目前各→省的规划目标。保守场▓景下,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68.7GW,2024年-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●为37.4%。
在配套新能源发展的背卐景下,各级能源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推动储能发展的支持政策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4月12日发布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,鼓励提高新型储能的利用率。在全国用电量最▲高的省份广东,2023年3月15日印发《广东省推动新型储Ψ 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希望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“制造业当家”的战略性支柱产业。
尽管『前景一派光明,但当前★储能产业在市场化上面临多重的困境。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表示,新能源◥发电尚未大规模进入市场,配套的储能项目⊙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。
电网侧独立储能虽然可以参与各类市场,但总体收益水平不高、市场化收益占比不高。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则依赖分时电价机制,难以参与市场,收益来源较为单〓一。
风光〖企业做储能的两大模式
风电光伏企业布局储能的姿势可大致分为两种模式。
第一种模式是:自身在储能核心的上游环节进行布局,发展储能业务。这种布局有的与原技▼术相关,有的通过并购或投资来进ζ 入储能上游环节。
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,从光伏逆变≡器,延伸发展储能变流器【业务,技术上有一定的协同。变流器为储能项目里的核心部件。
阳光电源2006年与韩国三星成立储能合资公司,进入储能变流器领域,2014年布局储能系统集成赛道,是最早一批布局储能业务∮的光伏企业。目前,阳光电源已从储能变流器延伸至储能中下游,成为了锂电池储能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。
阳光电源财报显示,2023年其储能系统全球发货10.5GWh,发货量列中国企业第一;储能系统◥营业收入约178亿元,占该司总︽营收比重约24.64%。
协鑫集团是风光企业里少有的覆盖储能全产◢业链的企业,这也是该司偏〗好的一贯风格,即自营全产业链。协鑫集团计划打造从锂矿、到电芯,再到储能系统平台及电池回收利用的锂电储能全产业链。
2023年6月,协鑫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,推╳动储能电芯、储能PACK电池、移动能源※等领域合作,并计划将在珠海布局40GWh储能电芯项目。电池正极材料方面,2023年7月,四川协鑫锂电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一期项目正式投产,预计2024上半年全部达产∩。负极材料方面▆,协鑫在自研硅负极材料,以♂取代石墨,其■原料来自协鑫的硅产业链。
也有龙头通过并购获取储能产业链核心的上游环节技术和资源,跨界入局。风电龙头企业远景能源2019年收购了动力电池企业AESC,2021年9月,远景推出多款储能★电芯产品。
远景储能总裁田①庆军对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基于AESC的锂电开发技术和制造经验,远景能源打造了引领行业的储能系统产品,从成本和复用性上看都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。远景致力于成为新型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,而储能是新型能源系▽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所以远景布局储能业№务是在补齐系统解决方案能力,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截至2024年4月,远景已在全球参♂与超过200个储能项目,交付超过10GWh,在手订单超15GWh。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的2023年储能电池(不含基站/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)出货∑量排名中,远景动→力排名第九位。在储能系统集成商榜单中,远景能源位列第四位。
在这种模式里,也有发展得较慢的企业。风电龙头企业明阳智△能2022年2月以1.9亿元的增︾资获得百川股份子公司海基新能源的13.03%持股权,成为海基新能源的第三大股东。海基新能源@的主营业务包括储能变流器、储能电芯。截至目前,明阳智能和海基新能源都未进入储能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前十强。
风光企业布局储能业务的第二种模式是:采购上游设备,侧重做储能系统集成,挖掘原有客户的储能订单——这是大多数风光企业入局储能的々主要路径。
这类模式的风光企业里,储能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都还很低,大多不超过5%。2023年,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的储能舱及系统累计出货近 5GWh,智能微网及多@能系统业务(主要▓是储能解决方案)营收约18亿元,毛利率18.02 %,占总营收比重约1.6%。另一光伏组件龙头阿特○斯2023年储能系统营♀收18.7亿元,毛利率17.15%,占总营收比重约3.64%。
光伏组件销售冠军企业晶科能源布局储能业务校对较晚,其2023年财报未单独列示储能业务的业绩情况。其首个储能系统产线于2023年三季度☆投产,在浙江海宁的12GWh储能集成系统和12GWh储能电芯项目正在建设中。
晶科能源在储能领域的野心很大。晶科能源全球副总裁钱晶2024年3月曾表示,公司将◥储能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二大支柱,力争在3至5年内成←为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。
不管是哪种模式,风光企业做储能在过去一两年都吃到了快速发∮展的红利,获得了比主营业务更高的毛利率。根据各家公司2023年的财报,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约37.47%,光伏№业务为28.1%;天合光能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业务(主要▓是储能解决方案)毛利率18.02%,光伏业务为15.5%。
资深新能源研究人士、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对《财经》记者分析说,从2023年的价格来看,光伏组件约1元/W —1.8元/W,同期风电整机的价格差》不多是2元/W—2.5元/W,储能的价格大↓概在1元/Wh—1.8元/Wh之间。储能业务为风光企业可以带来较好的营收。
风光企业在储能产业的前景
大量玩家的涌▲入,让尚在起跑阶段的储能赛道迅速变得十分拥挤。由于产能扩张速度远超需求增速,供需失衡已导致全产业链降价。公开信息显▅示,去年4月储能系统价格大』约是1.3元/Wh,今年同期已跌至0.6元/Wh左右。
储能领跑者联盟(EESA)报告显示,以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例,整体储能系统从2022年一季度到2023年四季度的ζ均价降低了52%,其中电芯⌒ 价格降幅约为58%,储能变流器降幅约为35%,BMS降幅约为60%,EMS降幅约为20%。
价格快速下降的情况下,没有核心▓竞争力、成本较高、资金链紧张的企业,会率先面临出局的风险。储能产业将从政策主导型产业,逐渐进入市场化发展的阶段,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
对于ζ 做储能业务的两类风光企业来说,掌握核心上游∮环节竞争力的风光企业,在储能产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;仅靠挖掘原有客户获得储能订单、侧重储能系统集成的企业,未来难度越来越大。
与电芯、变』流器相比,储≡能系统集成的技术门槛较低,所以大量风电光伏企业做储能都是集中在集成领域。然而,在一〓些储能系统的招标时,业主企业会单独对储能电芯的品质和品牌作出要求。
王淑娟分〓析说,目前储能设备的需求方主要是大型风电、光伏投资企业,与风、光设备企业的需求方基︽本相同,两者的销售◥渠道、销售对象类似。但当储能领域竞争激烈时,在上游拥有优质技术和产品、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更有话语权,盈利能力有保障。
作为风光龙头企业里少「有拥有电芯的企业,远景对储能业务的未▂来信心十足。田庆军说,远景在储能全产业链都有研发、生产、服务和投资开发能力,这是风电企业里独一无二↑的核心竞争力。只做储能系统集成的企业,跟远景其㊣ 实不是同一个赛道。
从储能更细分的领域来看,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更有发展潜力。据EESA,源网侧仍占据国内储能市场的主要地位。按照装▆机功率统计,2023年国内源网∩侧新增装机占比高达90%(电网侧52.4%;电源侧37.6%);用户侧占比10%,其中99%为工商业储能。
电网侧和电源侧的储能都将逐渐转为独立的储能电站,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╲╲,独立储能@ 电站可以通过现货市场、辅助服务市场、容量租赁、容量补偿等多种方式获益。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虽然经济性较好,但目前依赖分时电价机制,难以参与市场,收益▓来源较为单一。{内容随机加粗}{/内容随机加粗}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819848本文地址:/x39mrq/post/27238.html发布于 06-07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卐形式并注明︻出处政信网